第十二章:西安城复,闯王败逃
刘风率军出了潼关,一路南下,在合阳遭遇了不到一万的义军阻难,对其进行招降,未果,便率军直接镇压,消灭了所有义军,便马不停蹄的赶往西安。
李自成还在故秦王夺嫡风流快活着,只听见外面有人跑了进来,赶紧呵斥道:“谁?敢打扰朕的好事。”
来人说道:“陛下,不好了,明军已经占领潼关,进去了陕西,一路从北面杀过来了,不日将抵达西安。”
李自成猛的一惊,一屁股坐起来,对身边的侍女说道:“赶紧滚下去。”侍女见李自成大怒,赶紧退了下去。
这时李自成穿好了衣服,才从卧室走到了外屋,看见来人正是军师牛金星。
牛金星说道:“陛下,听闻镇守潼关的红娘子已经投靠了明军。”
李自成说道:“这女人果然靠不住,我呸。”
牛金星说道:“陛下,现在目前最重要的是如何做好抵挡明军的准备?”
李自成问道:“明军大概来了多少人马?”
牛金星回道:“回陛下,大概有一万多人。”
李自成一脸不屑的笑着说道:“什么,才一万多人,就算加上潼关叛变的人马,也不过三万多,有什么可怕的。”
牛金星接着说道:“你知不知道明军将领是何人?”
李自成一脸疑惑的说道:“是谁?莫非不是洪承畴?…这怎么可能,他不是在辽东抵御清军吗。”
牛金星回道:“不是,据探子回来汇报,来人是个年轻的将领,军旗上写着个“刘”字。”
李自成说道:“除了被在潼关杀死的孙传庭外,朝廷还能有多少年轻可用的将领,听闻那吴三桂还算可以,不过必然应该在宁远镇守。”说到这里,李自成长舒了一口气。
牛金星说道:“陛下可还记得当年我们第一次围攻洛阳时,遇到的那个年轻人,一人敢冲杀我军,最后才等到了朝廷的援军。”
李自成说道:“是的,朕怎么会不记得,要是当时没有朝廷的援军,我一定要抓住他,将他收在麾下。”
牛金星说道:“我们第二次围攻洛阳,就是此人率军前来解围的。”
李自成心中一惊,说道:“什么,竟然是他,太可惜了。”
牛金星说道:“陛下,现在不是可惜的时候,是该想想怎么破了明军的围剿。”
李自成说道:“军师无需多虑,西安城坚不可摧,况且城中粮草充足,我十万大军,还怕他不成。”
牛金星说道:“听闻此人曾率领二万大军支援辽东,大破清军十几万兵马,杀的皇太极丢盔弃甲的返回了盛京,还活捉了其手下智囊范文程。”
李自成一阵叹气的说道:“你怎么不早说啊,哎!”
牛金星一脸无语,不好反驳,两人都不说话。
李自成思索了片刻,然后对着牛金星吩咐道:“你现在赶紧吩咐下去,安排西安城防,然后赶紧召集众将前来,再做商议。”
牛金星回道:“遵陛下旨意。”说完,就退下去了,只留李自成一人坐在凳子上发呆。
刘风和李岩率大军过了合阳,一路南下,很快进去了关中平原,关中一马平川,没有任何阻挡,刘风率领着三千骑兵,作为先锋部队,一路冲杀,所到之处,敌人无不闻风丧胆,落荒而逃,有的则直接举旗投降,明军大胜,队伍瞬间壮大了不少,一路气势高昂,向西安城而去。
秦王府内,李自成,牛金星,刘宗敏,李过等众人正在商量着御敌之策,只见门外一士兵急匆匆跑了进来,报道:“启禀陛下,明军已经到了北门(安远门)外,准备开始攻城了。”
众人听闻,一阵大笑。
刘宗敏笑着说道:“哈哈…一万人就想攻城,真当我们这十万人是泥捏的。”
李过也笑着说道:“刘将军说的没错,就是十万个馒头,也得让他啃一程。”
李自成在一旁不说话,牛金星开口问道:“明军有多少人吗?”
士兵回道:“从城头上看去,黑压压的一片,大概有三四万多吧,最前面的是明军的精锐。”
李自成说道:“大家还是不可掉以轻心。”
牛金星对士兵说道:“好了,知道了,你先下去,有情况随时来报。”
士兵答道:“遵命!”便退了出去。
众人一个看着一个,半天不说话。
这时又一个士兵跑了进来,急忙说道:“陛下,明军大将派人喊话,说是让陛下开门投降,否则格杀勿论,一个不留,还说…”
众人齐声问道:“还说什么?”
士兵回道:“说是只给一炷香的时间。”
众人先是一愣,再一惊,然后大笑了起来。
牛金星则吩咐道:“下去再探。”士兵领命后,出了门。
北门外,刘风已经列阵,严守以待,直到时间一到,便开始下令攻城。
时间一点点流逝,此刻城头上的义军关注着城外明军的一举一动,丝毫不敢放松。
城内秦王府内,李自成等人还在悠哉悠哉的喝着茶,等着消息,只有牛金星一人感觉到有什么不妥,却又说不上来。
突然,只听见轰隆一声,像是有什么东西砸了下来,响声震天,感觉整个地都在颤抖。
牛金星大叫一声:“不好,是明军的红夷大炮。”
李自成等人这才慌了神,连忙问道:“军师,接下来该怎么办?”
牛金星不慌不忙的说道:“让我想想。”
众人看着牛金星,着急的等待着。
牛金星开口说道:“明军有红夷大炮,西安肯定是不能守了,刘风那人,大家在洛阳也领教过了,没法打,现在当务之急是保存势力,迅速从南门撤退,进去商於之地,转战湖北,再做他图。”
李自成听闻,心有不甘道:“眼下也只能依军师之言。”
刘宗敏和李过听完,也哀叹道:“哎,西安就这么拱手让人了,想起来就窝火。”
安排好一切,李自成等人急忙率领部分士兵,从南门出城,一路马不停蹄,进了南山。
北门很快被明军用大炮轰开,刘风,李岩率领大军,浩浩荡荡,进了西安城,城内的义军见李自成早已经逃跑,众人无心抵抗,纷纷弃械投降,西安城收腹。
北京城里,太极殿内,崇祯正在大殿上训斥着文武百官,怒斥道:“朕只想让你们想想办法,现在国库空虚,军饷都成了问题,你们平日里一个个能说会道,现在让你们替朕想想办法,解决国库亏空的问题,你们就都沉默不语,朕要你们何用。”说完,崇祯一肚子火,越想越生气。
以首辅大臣魏藻德为首的文官们,一个个低头不语,兵部侍郎陈新甲还准备上前说话,看了看崇祯阴森的脸,无奈又退了回去,朝堂之上,一片寂静。
突然,殿外一小太监跑了进来,行礼说道:“陛下,陕西六百里加急,使者已到了殿外。”
崇祯对着一旁的王承恩使了个眼色,王承恩立刻对着殿下的小太监吩咐道:“赶快传进来。”小太监听到命令,赶紧退了出去。
不一会,一个身穿军装的士兵走了进来,连忙行礼,说道:“卑职叩见陛下,吾皇万岁万万岁万万岁!”
崇祯说道:“快亲身,赶紧将信呈上来。”
王承恩听见崇祯的吩咐,赶忙走下大殿,接过信,然后回到崇祯身旁,将信递给崇祯。
王承恩对着殿下站着的士兵说道:“你先下去吧。”士兵听到后,便俯身,退出了大殿。
崇祯打开信件,认真看完,随后脸上露出了笑容,说道:“好,好…,刘爱卿果然没有辜负朕的所托。”说完,笑了起来。
殿下众大臣看见崇祯笑了起来,有些不解,却又不敢多问。
此时崇祯终于停了笑声,然后对着众位大人说道:“西安城已经收腹,闯贼被迫南逃,进去了商於之地。”
众人这才明白了过来,齐声说道:“恭喜陛下,贺喜陛下。”
崇祯没有理会,对着一旁的王承恩吩咐道:“承恩,替朕拟旨,封刘风为镇国大将军,官至一品,驻守西安,副将李岩封左武威将军,官至三品,仍归刘风麾下,命刘风全权负责陕西的全部军政要务,所遇之事,可先斩后奏,不必请示。”
王承恩回道:“老奴遵旨。”
一切安排完,便退了早朝,众人纷纷散去。
刘风大军进了西安城,首先下令所有士兵不得骚扰欺压百姓,违令者斩。听到明军军纪严明,老百姓才纷纷走上街头,西安城算是恢复了正常的秩序,安定了下来。
李自成率领残余的五万多人,一路南下,进入湖北,直接去与张献忠的部队汇合。
为了巩固西安的城防,解决部分老百姓的温饱问题,刘风命李岩贴出告示:“即日起,为了加强西安城的防御工事,凡是自愿参加城防修筑的百姓,官府负责大家的一日两餐,并且给每人一天支付50文,三天一结。有愿意报名的,可以到府衙去登记。”
街上的百姓看到官府贴出的告示,纷纷议论了起来,七嘴八舌的讨论着,有得说不能去,干了活,不给工钱的多了,有的则说道,这次来的朝廷大官,和以前的不一样,要不然怎么会这么快收复西安,想来一定是个有能力,有信誉的高官,一群人正吵着,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。
这时人群中一小哥走了出来,问道旁边张贴告示的士兵,说道:“你们这上面写的可是真的,一天管两顿饭?还发钱?”
一个士兵说道:“没错,这是我们刘将军亲自下发的告示,绝对可信,他是我们这里最大的官。”
小哥半信半疑的说道:“只要管饭,我就去。”
周围的人开始对着小哥说道:“小兄弟,不要去啊,都是骗人的…”
小哥没有理会,直接对着士兵说道:“好,那我现在就去报名。”说完,朝府衙走去,这时一些人也纷纷跟了过去。
府衙外,李岩正带了两个人搬了张桌子,等候着百姓前来报名。
这时只见一大群人朝这边走来,为首的是一个年轻小哥,片刻,这群人冲到了负责登记的两人面前停了下来。
小哥问道:“是在这里登记吗?”
一旁的李岩说道:“是的,在这里登记。”
众人见说话的是一个身穿盔甲的将军,也不敢再多说什么,立刻安静了下来。
李岩说道:“我奉刘将军之命,特来召集大家,修筑城防工事,答应大家的,也一定会兑现,我堂堂七尺男儿,身为朝廷大将,说到做到。”
众人纷纷开口,齐声喊道:“好,我们就再信你一回,如果到时不兑现,我们就不来了。”
李岩说道:“好,就依大家之言。”
两个士兵开始为大家一一登记。
次日,西安城的城墙开始修复加固,百姓们人山人海,老幼妇孺全部出动,为的就是有口饭吃。
府衙内,刘风派人找来了西安城中的一些土豪绅士,大家齐坐一堂,面面相觑,不知道刘风找他们来做什么,互相议论着。
这时,刘风走进了客厅,众人见到,连忙拱手行礼道:“见过将军。”
刘风入了座,开口说道:“大家都请坐,不必拘礼。”随后安排下人上茶。
刘风接着说道:“今天找大家来,也没有其他事,在座的都是西安城里有头有脸的名门望族,此次请大家来,只是想向你们借点东西。”
众人听完,便一阵疑惑,互相看着对方,都在问着对方。
这时为首的周员外起身问道:“不知道将军想借什么东西,只要是我们大伙有,一定会毫不吝啬的送给将军。”
刘风打着官腔,说道:“诸位不必紧张,我说了,只是借,到时会还大家的。”
众人一脸着急,高员外又起身问道:“将军到底想借什么?”
刘风摆摆手,示意两人先坐下,然后慢慢说道:“粮食。”
众人这下更气慌了,纷纷互相看着,一言不发。
刘风见状说道:“各位的情况我已经知晓,我也借的不多,只要够城里的百姓坚持到来年夏收就可以。”
高员外听完,心里想到:“这么长期间,不知道要借多少,说好的是借,谁知道还不还啊。”于是开口说道:“将军,你也知道,那闯王…,是闯贼占领西安,把我们的粮食都抢走了,哪里还有余粮啊。”
众人纷纷附和道:“是啊,我们的钱粮都被那闯贼抢走了,是真没有啊,不是不借给将军您啊”,众人你一句,我一句的重复说着。
此时,下人刚好将茶端了上来,送到各位的桌上,就退出去了。
刘风端起茶碗,喝了一口,不紧不慢的说道:“是吗,我们怎么听说你们的粮食堆积如山,粮库都装不下了,而且你们的粮行现在粮价一路高涨啊。”
众人纷纷被说的哑口无言,一句话也说不出来。
刘风见状,立刻站了起来,众人见刘风站了起来,还想起身,刘风摆了摆手,众人又纷纷坐下。刘风走上前,开始说道:“你们知道私抬粮价是什么罪吗,倒卖官粮是什么罪吗,你们以为我什么都不知道吗。”
众人听完,一个个兢兢战战,生怕被刘风拉出去杀了。
刘风接着又说道:“其实也没有什么,那都是之前的官员所为,反正人都已经死了,追不追究,这不都是我说了算吗。”
众人低头哈腰的说道:“是啊,是啊。”
刘风接着说道:“朝廷现在有难处啊,可是找谁呢?总不能去抢吧。”
众人一听,心里又是一惊。
刘风接着说道:“这怎么可以,如果去抢,那和闯贼有什么分别。”
众人又说道:“对,对,将军说的是,觉不能抢。”
刘风说道:“那是肯定啊。可是不能去抢,朝廷现在又没有粮食,那怎么办啊,总不能纵容饿肚子的老百信亲自去抢吧,周员外,你说是吧。”
周员外听刘风对着自己说,连忙回道:“是是。”
刘风说道:“什么,你的意思是不用我管,让老百信自己去抢了。”
周员外一听刘风这么说,赶紧站了起来,回道:“不是,不是,刘将军,我是说不能让老百信去抢,不能抢啊。”
刘风拍了拍周员外的肩膀,示意他坐下,说道:“你看你,何尝这么紧张,这不是还有我吗,我只要有粮食解决了他们的吃饭问题,我看谁敢抢。”刘风说话掷地有声,惊吓了众人。随后转身,又回到椅子旁,坐了下来。
刘风说道:“诸位老爷,只要有我镇守西安,翻不了天。”
高员外一听:刘风这话说的很明白,借也得借,不借也
李自成还在故秦王夺嫡风流快活着,只听见外面有人跑了进来,赶紧呵斥道:“谁?敢打扰朕的好事。”
来人说道:“陛下,不好了,明军已经占领潼关,进去了陕西,一路从北面杀过来了,不日将抵达西安。”
李自成猛的一惊,一屁股坐起来,对身边的侍女说道:“赶紧滚下去。”侍女见李自成大怒,赶紧退了下去。
这时李自成穿好了衣服,才从卧室走到了外屋,看见来人正是军师牛金星。
牛金星说道:“陛下,听闻镇守潼关的红娘子已经投靠了明军。”
李自成说道:“这女人果然靠不住,我呸。”
牛金星说道:“陛下,现在目前最重要的是如何做好抵挡明军的准备?”
李自成问道:“明军大概来了多少人马?”
牛金星回道:“回陛下,大概有一万多人。”
李自成一脸不屑的笑着说道:“什么,才一万多人,就算加上潼关叛变的人马,也不过三万多,有什么可怕的。”
牛金星接着说道:“你知不知道明军将领是何人?”
李自成一脸疑惑的说道:“是谁?莫非不是洪承畴?…这怎么可能,他不是在辽东抵御清军吗。”
牛金星回道:“不是,据探子回来汇报,来人是个年轻的将领,军旗上写着个“刘”字。”
李自成说道:“除了被在潼关杀死的孙传庭外,朝廷还能有多少年轻可用的将领,听闻那吴三桂还算可以,不过必然应该在宁远镇守。”说到这里,李自成长舒了一口气。
牛金星说道:“陛下可还记得当年我们第一次围攻洛阳时,遇到的那个年轻人,一人敢冲杀我军,最后才等到了朝廷的援军。”
李自成说道:“是的,朕怎么会不记得,要是当时没有朝廷的援军,我一定要抓住他,将他收在麾下。”
牛金星说道:“我们第二次围攻洛阳,就是此人率军前来解围的。”
李自成心中一惊,说道:“什么,竟然是他,太可惜了。”
牛金星说道:“陛下,现在不是可惜的时候,是该想想怎么破了明军的围剿。”
李自成说道:“军师无需多虑,西安城坚不可摧,况且城中粮草充足,我十万大军,还怕他不成。”
牛金星说道:“听闻此人曾率领二万大军支援辽东,大破清军十几万兵马,杀的皇太极丢盔弃甲的返回了盛京,还活捉了其手下智囊范文程。”
李自成一阵叹气的说道:“你怎么不早说啊,哎!”
牛金星一脸无语,不好反驳,两人都不说话。
李自成思索了片刻,然后对着牛金星吩咐道:“你现在赶紧吩咐下去,安排西安城防,然后赶紧召集众将前来,再做商议。”
牛金星回道:“遵陛下旨意。”说完,就退下去了,只留李自成一人坐在凳子上发呆。
刘风和李岩率大军过了合阳,一路南下,很快进去了关中平原,关中一马平川,没有任何阻挡,刘风率领着三千骑兵,作为先锋部队,一路冲杀,所到之处,敌人无不闻风丧胆,落荒而逃,有的则直接举旗投降,明军大胜,队伍瞬间壮大了不少,一路气势高昂,向西安城而去。
秦王府内,李自成,牛金星,刘宗敏,李过等众人正在商量着御敌之策,只见门外一士兵急匆匆跑了进来,报道:“启禀陛下,明军已经到了北门(安远门)外,准备开始攻城了。”
众人听闻,一阵大笑。
刘宗敏笑着说道:“哈哈…一万人就想攻城,真当我们这十万人是泥捏的。”
李过也笑着说道:“刘将军说的没错,就是十万个馒头,也得让他啃一程。”
李自成在一旁不说话,牛金星开口问道:“明军有多少人吗?”
士兵回道:“从城头上看去,黑压压的一片,大概有三四万多吧,最前面的是明军的精锐。”
李自成说道:“大家还是不可掉以轻心。”
牛金星对士兵说道:“好了,知道了,你先下去,有情况随时来报。”
士兵答道:“遵命!”便退了出去。
众人一个看着一个,半天不说话。
这时又一个士兵跑了进来,急忙说道:“陛下,明军大将派人喊话,说是让陛下开门投降,否则格杀勿论,一个不留,还说…”
众人齐声问道:“还说什么?”
士兵回道:“说是只给一炷香的时间。”
众人先是一愣,再一惊,然后大笑了起来。
牛金星则吩咐道:“下去再探。”士兵领命后,出了门。
北门外,刘风已经列阵,严守以待,直到时间一到,便开始下令攻城。
时间一点点流逝,此刻城头上的义军关注着城外明军的一举一动,丝毫不敢放松。
城内秦王府内,李自成等人还在悠哉悠哉的喝着茶,等着消息,只有牛金星一人感觉到有什么不妥,却又说不上来。
突然,只听见轰隆一声,像是有什么东西砸了下来,响声震天,感觉整个地都在颤抖。
牛金星大叫一声:“不好,是明军的红夷大炮。”
李自成等人这才慌了神,连忙问道:“军师,接下来该怎么办?”
牛金星不慌不忙的说道:“让我想想。”
众人看着牛金星,着急的等待着。
牛金星开口说道:“明军有红夷大炮,西安肯定是不能守了,刘风那人,大家在洛阳也领教过了,没法打,现在当务之急是保存势力,迅速从南门撤退,进去商於之地,转战湖北,再做他图。”
李自成听闻,心有不甘道:“眼下也只能依军师之言。”
刘宗敏和李过听完,也哀叹道:“哎,西安就这么拱手让人了,想起来就窝火。”
安排好一切,李自成等人急忙率领部分士兵,从南门出城,一路马不停蹄,进了南山。
北门很快被明军用大炮轰开,刘风,李岩率领大军,浩浩荡荡,进了西安城,城内的义军见李自成早已经逃跑,众人无心抵抗,纷纷弃械投降,西安城收腹。
北京城里,太极殿内,崇祯正在大殿上训斥着文武百官,怒斥道:“朕只想让你们想想办法,现在国库空虚,军饷都成了问题,你们平日里一个个能说会道,现在让你们替朕想想办法,解决国库亏空的问题,你们就都沉默不语,朕要你们何用。”说完,崇祯一肚子火,越想越生气。
以首辅大臣魏藻德为首的文官们,一个个低头不语,兵部侍郎陈新甲还准备上前说话,看了看崇祯阴森的脸,无奈又退了回去,朝堂之上,一片寂静。
突然,殿外一小太监跑了进来,行礼说道:“陛下,陕西六百里加急,使者已到了殿外。”
崇祯对着一旁的王承恩使了个眼色,王承恩立刻对着殿下的小太监吩咐道:“赶快传进来。”小太监听到命令,赶紧退了出去。
不一会,一个身穿军装的士兵走了进来,连忙行礼,说道:“卑职叩见陛下,吾皇万岁万万岁万万岁!”
崇祯说道:“快亲身,赶紧将信呈上来。”
王承恩听见崇祯的吩咐,赶忙走下大殿,接过信,然后回到崇祯身旁,将信递给崇祯。
王承恩对着殿下站着的士兵说道:“你先下去吧。”士兵听到后,便俯身,退出了大殿。
崇祯打开信件,认真看完,随后脸上露出了笑容,说道:“好,好…,刘爱卿果然没有辜负朕的所托。”说完,笑了起来。
殿下众大臣看见崇祯笑了起来,有些不解,却又不敢多问。
此时崇祯终于停了笑声,然后对着众位大人说道:“西安城已经收腹,闯贼被迫南逃,进去了商於之地。”
众人这才明白了过来,齐声说道:“恭喜陛下,贺喜陛下。”
崇祯没有理会,对着一旁的王承恩吩咐道:“承恩,替朕拟旨,封刘风为镇国大将军,官至一品,驻守西安,副将李岩封左武威将军,官至三品,仍归刘风麾下,命刘风全权负责陕西的全部军政要务,所遇之事,可先斩后奏,不必请示。”
王承恩回道:“老奴遵旨。”
一切安排完,便退了早朝,众人纷纷散去。
刘风大军进了西安城,首先下令所有士兵不得骚扰欺压百姓,违令者斩。听到明军军纪严明,老百姓才纷纷走上街头,西安城算是恢复了正常的秩序,安定了下来。
李自成率领残余的五万多人,一路南下,进入湖北,直接去与张献忠的部队汇合。
为了巩固西安的城防,解决部分老百姓的温饱问题,刘风命李岩贴出告示:“即日起,为了加强西安城的防御工事,凡是自愿参加城防修筑的百姓,官府负责大家的一日两餐,并且给每人一天支付50文,三天一结。有愿意报名的,可以到府衙去登记。”
街上的百姓看到官府贴出的告示,纷纷议论了起来,七嘴八舌的讨论着,有得说不能去,干了活,不给工钱的多了,有的则说道,这次来的朝廷大官,和以前的不一样,要不然怎么会这么快收复西安,想来一定是个有能力,有信誉的高官,一群人正吵着,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。
这时人群中一小哥走了出来,问道旁边张贴告示的士兵,说道:“你们这上面写的可是真的,一天管两顿饭?还发钱?”
一个士兵说道:“没错,这是我们刘将军亲自下发的告示,绝对可信,他是我们这里最大的官。”
小哥半信半疑的说道:“只要管饭,我就去。”
周围的人开始对着小哥说道:“小兄弟,不要去啊,都是骗人的…”
小哥没有理会,直接对着士兵说道:“好,那我现在就去报名。”说完,朝府衙走去,这时一些人也纷纷跟了过去。
府衙外,李岩正带了两个人搬了张桌子,等候着百姓前来报名。
这时只见一大群人朝这边走来,为首的是一个年轻小哥,片刻,这群人冲到了负责登记的两人面前停了下来。
小哥问道:“是在这里登记吗?”
一旁的李岩说道:“是的,在这里登记。”
众人见说话的是一个身穿盔甲的将军,也不敢再多说什么,立刻安静了下来。
李岩说道:“我奉刘将军之命,特来召集大家,修筑城防工事,答应大家的,也一定会兑现,我堂堂七尺男儿,身为朝廷大将,说到做到。”
众人纷纷开口,齐声喊道:“好,我们就再信你一回,如果到时不兑现,我们就不来了。”
李岩说道:“好,就依大家之言。”
两个士兵开始为大家一一登记。
次日,西安城的城墙开始修复加固,百姓们人山人海,老幼妇孺全部出动,为的就是有口饭吃。
府衙内,刘风派人找来了西安城中的一些土豪绅士,大家齐坐一堂,面面相觑,不知道刘风找他们来做什么,互相议论着。
这时,刘风走进了客厅,众人见到,连忙拱手行礼道:“见过将军。”
刘风入了座,开口说道:“大家都请坐,不必拘礼。”随后安排下人上茶。
刘风接着说道:“今天找大家来,也没有其他事,在座的都是西安城里有头有脸的名门望族,此次请大家来,只是想向你们借点东西。”
众人听完,便一阵疑惑,互相看着对方,都在问着对方。
这时为首的周员外起身问道:“不知道将军想借什么东西,只要是我们大伙有,一定会毫不吝啬的送给将军。”
刘风打着官腔,说道:“诸位不必紧张,我说了,只是借,到时会还大家的。”
众人一脸着急,高员外又起身问道:“将军到底想借什么?”
刘风摆摆手,示意两人先坐下,然后慢慢说道:“粮食。”
众人这下更气慌了,纷纷互相看着,一言不发。
刘风见状说道:“各位的情况我已经知晓,我也借的不多,只要够城里的百姓坚持到来年夏收就可以。”
高员外听完,心里想到:“这么长期间,不知道要借多少,说好的是借,谁知道还不还啊。”于是开口说道:“将军,你也知道,那闯王…,是闯贼占领西安,把我们的粮食都抢走了,哪里还有余粮啊。”
众人纷纷附和道:“是啊,我们的钱粮都被那闯贼抢走了,是真没有啊,不是不借给将军您啊”,众人你一句,我一句的重复说着。
此时,下人刚好将茶端了上来,送到各位的桌上,就退出去了。
刘风端起茶碗,喝了一口,不紧不慢的说道:“是吗,我们怎么听说你们的粮食堆积如山,粮库都装不下了,而且你们的粮行现在粮价一路高涨啊。”
众人纷纷被说的哑口无言,一句话也说不出来。
刘风见状,立刻站了起来,众人见刘风站了起来,还想起身,刘风摆了摆手,众人又纷纷坐下。刘风走上前,开始说道:“你们知道私抬粮价是什么罪吗,倒卖官粮是什么罪吗,你们以为我什么都不知道吗。”
众人听完,一个个兢兢战战,生怕被刘风拉出去杀了。
刘风接着又说道:“其实也没有什么,那都是之前的官员所为,反正人都已经死了,追不追究,这不都是我说了算吗。”
众人低头哈腰的说道:“是啊,是啊。”
刘风接着说道:“朝廷现在有难处啊,可是找谁呢?总不能去抢吧。”
众人一听,心里又是一惊。
刘风接着说道:“这怎么可以,如果去抢,那和闯贼有什么分别。”
众人又说道:“对,对,将军说的是,觉不能抢。”
刘风说道:“那是肯定啊。可是不能去抢,朝廷现在又没有粮食,那怎么办啊,总不能纵容饿肚子的老百信亲自去抢吧,周员外,你说是吧。”
周员外听刘风对着自己说,连忙回道:“是是。”
刘风说道:“什么,你的意思是不用我管,让老百信自己去抢了。”
周员外一听刘风这么说,赶紧站了起来,回道:“不是,不是,刘将军,我是说不能让老百信去抢,不能抢啊。”
刘风拍了拍周员外的肩膀,示意他坐下,说道:“你看你,何尝这么紧张,这不是还有我吗,我只要有粮食解决了他们的吃饭问题,我看谁敢抢。”刘风说话掷地有声,惊吓了众人。随后转身,又回到椅子旁,坐了下来。
刘风说道:“诸位老爷,只要有我镇守西安,翻不了天。”
高员外一听:刘风这话说的很明白,借也得借,不借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