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章 初试炼药与符箓之始
决心已下,方源便开始为炼制药散和绘制符箓做准备。
这两样技艺,都需要相应的工具和材料。
炼制药散,最基础的也需要一个捣药的石臼和药杵,讲究些的,还需要一个控温的药炉,哪怕是最劣质的那种。绘制符箓,则需要符笔、符纸和符墨。
这些东西,在外门坊市都能买到,但价格不菲。
方源清点了一下自己的全部家当:经过上次后山采药和灵谷的积累,他手里还有两块完整的下品灵石,以及大约价值半块灵石的零散灵草(白茅根、艾草等)。
这点身家,在真正的外门弟子看来不值一提,但对方源这个杂役来说,已是省吃俭用了近一年的成果。
他必须精打细算。
再次来到外门坊市,方源没有像上次去传功阁那样直奔目标,而是在坊市边缘那些看起来就不太正规的摊位间逡巡。
这里的摊主大多是些和他一样的底层修士,或是些经常去后山冒险的散修,售卖的东西也五花八门,从不知名的矿石、兽骨,到残破的法器碎片、自己炼制的粗劣丹药,应有尽有,当然,真假难辨,品质更是参差不齐。
方源的目标很明确——寻找最便宜、能用的工具。
他耐着性子,一个摊位一个摊位地看过去,遇到感兴趣的,也只是不动声色地扫一眼,从不多问,以免暴露自己的需求和底细。
“这位师弟,看你骨骼清奇,不如看看我这本《金刚不坏神功》?只需一块灵石,包你刀枪不入!”一个瘦得像猴精的摊主拦住方源,神秘兮兮地推销着一本泛黄的线装书。
方源眼皮都没抬一下,绕开他继续往前走。这种骗局,在坊市边缘屡见不鲜。
终于,在一个角落的摊位上,他看到了一套看起来颇为老旧的石臼和药杵。石臼边缘甚至还有几个小小的缺口,药杵的握柄也有些磨损。摊主是个面色蜡黄的老修士,修为大概在炼气三层,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。
“前辈,这套工具怎么卖?”方源走上前,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。
老修士懒洋洋地抬了抬眼皮:“哦,这个啊,有些年头了,不过还能用。看你是杂役弟子,算你便宜点,半块灵石。”
半块灵石!方源心中一紧,这几乎是他所有灵草的价值了。
他故作犹豫道:“前辈,这…太贵了。您看这都有些破损了,我只是个杂役,实在没多少灵石。”
老修士瞥了他一眼:“爱买不买,这可是玄铁石打磨的,捣些一阶灵草绰绰有余。半块灵石,少一个子儿都不行。”
方源沉默了片刻。玄铁石材质确实坚硬,用来处理低阶灵草足够了。虽然贵,但比起那些崭新的、动辄一两块灵石的工具,已经算是最便宜的选择了。
“好吧。”方源肉痛地从怀里掏出自己所有的零散灵草,“前辈,我灵石不够,用这些灵草抵价可以吗?这些白茅根和艾草,在丹房也能换不少贡献点的。”
老修士扫了一眼那些灵草,成色还算可以,勉强点了点头:“行吧,东西你拿走。”
用几乎所有的存货换了一套旧石臼,方源的心在滴血,但也只能安慰自己,这是必要的投资。
接下来是符箓工具。符笔和符纸是最基础的消耗品,价格相对固定,便宜的符笔一支也要半块灵石,最劣质的黄符纸一沓(十张)也要十个灵谷。符墨则种类繁多,最便宜的是用低阶妖兽血混合一些矿物粉末调制的,一小瓶也要一块灵石左右,而且品质难以保证。
方源现在肯定买不起符墨和符笔。他决定先去传功阁,把绘制一品符箓的方法弄到手再说。
再次来到传功阁,这次他熟门熟路,用仅剩的两块灵石中的一块,兑换了一枚名为《一品符箓绘制入门》的玉简。
玉简中包含了三种最基础的一品符箓绘制方法:“聚灵符”(能缓慢聚集周围灵气)、“利刃符”(能短暂加持武器锋利度)和“清洁符”(一种清洁自身或物品的小法术符箓)。同时,还附带了最基础的符墨调制方法——用一阶下品妖兽“铁皮猪”的血液,混合研磨后的“石胆粉”即可。
方源将玉简内容牢记于心,退出了传功阁。
现在,他只剩下一块下品灵石,一套旧石臼,以及刚得到的知识。
回到木屋,方源没有急着去弄符箓材料,而是先将注意力放在了炼制药散上。
他取出换来的石臼和药杵,又拿出几株晾干的白茅根和艾草。按照《灵植初步详解》附带的“一品止血散”配方,需要将这两种灵草以三比一的比例,捣碎成最细腻的粉末,然后混合均匀即可。
听起来简单,做起来却难。
第一次尝试,他用力过猛,石臼里的草药粉末飞溅得到处都是,浪费了不少。
第二次,他小心控制力道,但研磨得不够细腻,药粉颗粒粗大,效果必然大打折扣。
第三次,他全神贯注,用法力微弱地引导着药杵,一点点地研磨。伪灵根对法力的操控本就粗糙,他必须付出比常人多数倍的精力。
嗤嗤…石杵与石臼摩擦,发出细微的声响。方源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,神情专注到了极点。
半个时辰后,当他终于将最后一株艾草也研磨成近乎粉尘状时,长长地舒了一口气,只觉得一阵精神疲惫。
他小心翼翼地将两种药粉按照比例混合,用一根干净的小木棍搅拌均匀。看着石臼底部那浅浅一层、颜色灰白中带着点点绿意的粉末,方源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成就感。
虽然这只是最低级的一品止血散,品质也只能算下等,甚至可能因为手法粗糙而效果不佳,但这毕竟是他亲手炼制出来的第一份“丹药”!
他找来一个干净的小竹筒,将这些珍贵的药散小心地装了进去,大概只够用两三次的量。
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经验,方源信心增加了不少。他决定趁热打铁,继续尝试。
然而,炼药的枯燥和对精神力的消耗远超他的想象。连续炼制了三份之后,他便感觉头晕眼花,法力也消耗了大半。而且,成功率并不高,五次尝试,只有两次勉强成功,还浪费了不少灵草。
方源停了下来,没有再继续。他明白,欲速则不达。炼药不仅需要熟练度,更需要对火候、力道、以及药材配比的精准把握,这些都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,急不来。更关键的是,他现在的修为太低,法力微薄,精神力也不足,难以支撑长时间、高精度的操作。
看来,提升修为,依旧是根本。
稍作休息后,方源将目光投向了脑海中的《一品符箓绘制入门》。
相比炼药,绘制符箓对神识的要求更高。需要引动法力,通过符笔,将特定的符文结构一气呵成地绘制在符纸上,期间不能有丝毫停顿和差错,否则符箓就会失效,甚至符纸自燃。
他现在连符笔、符纸、符墨都没有。
符墨可以尝试自己调制,铁皮猪是后山外围常见的一阶下品妖兽,虽然他现在对付不了,但总有机会获得其血液。石胆粉是一种常见的矿物,在坊市或许能用少量灵谷换到。
符纸,最低劣的黄符纸也要灵谷购买,是一笔不小的开销。
最麻烦的是符笔,最便宜的也要半块灵石。他现在只剩下一块灵石,还要留作修炼之用。
难道要再去后山冒险,猎杀铁皮猪?风险太大了。或者,再去坊市碰碰运气?看看有没有更便宜的符笔或者二手的?
方源皱着眉头,仔细盘算着。每一分资源都要用在刀刃上。符箓威力虽大,但初期投入和练习成本也高。相比之下,炼制药散虽然效果单一,但门槛似乎更低一些。
是先专注于炼药,等积累更多资源再去碰符箓?还是想办法尽快凑齐符箓工具,两手一起抓?方源一时陷入了两难。或许,他需要一个契机,或者一种更便宜的获取符箓材料的方法。
这两样技艺,都需要相应的工具和材料。
炼制药散,最基础的也需要一个捣药的石臼和药杵,讲究些的,还需要一个控温的药炉,哪怕是最劣质的那种。绘制符箓,则需要符笔、符纸和符墨。
这些东西,在外门坊市都能买到,但价格不菲。
方源清点了一下自己的全部家当:经过上次后山采药和灵谷的积累,他手里还有两块完整的下品灵石,以及大约价值半块灵石的零散灵草(白茅根、艾草等)。
这点身家,在真正的外门弟子看来不值一提,但对方源这个杂役来说,已是省吃俭用了近一年的成果。
他必须精打细算。
再次来到外门坊市,方源没有像上次去传功阁那样直奔目标,而是在坊市边缘那些看起来就不太正规的摊位间逡巡。
这里的摊主大多是些和他一样的底层修士,或是些经常去后山冒险的散修,售卖的东西也五花八门,从不知名的矿石、兽骨,到残破的法器碎片、自己炼制的粗劣丹药,应有尽有,当然,真假难辨,品质更是参差不齐。
方源的目标很明确——寻找最便宜、能用的工具。
他耐着性子,一个摊位一个摊位地看过去,遇到感兴趣的,也只是不动声色地扫一眼,从不多问,以免暴露自己的需求和底细。
“这位师弟,看你骨骼清奇,不如看看我这本《金刚不坏神功》?只需一块灵石,包你刀枪不入!”一个瘦得像猴精的摊主拦住方源,神秘兮兮地推销着一本泛黄的线装书。
方源眼皮都没抬一下,绕开他继续往前走。这种骗局,在坊市边缘屡见不鲜。
终于,在一个角落的摊位上,他看到了一套看起来颇为老旧的石臼和药杵。石臼边缘甚至还有几个小小的缺口,药杵的握柄也有些磨损。摊主是个面色蜡黄的老修士,修为大概在炼气三层,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。
“前辈,这套工具怎么卖?”方源走上前,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。
老修士懒洋洋地抬了抬眼皮:“哦,这个啊,有些年头了,不过还能用。看你是杂役弟子,算你便宜点,半块灵石。”
半块灵石!方源心中一紧,这几乎是他所有灵草的价值了。
他故作犹豫道:“前辈,这…太贵了。您看这都有些破损了,我只是个杂役,实在没多少灵石。”
老修士瞥了他一眼:“爱买不买,这可是玄铁石打磨的,捣些一阶灵草绰绰有余。半块灵石,少一个子儿都不行。”
方源沉默了片刻。玄铁石材质确实坚硬,用来处理低阶灵草足够了。虽然贵,但比起那些崭新的、动辄一两块灵石的工具,已经算是最便宜的选择了。
“好吧。”方源肉痛地从怀里掏出自己所有的零散灵草,“前辈,我灵石不够,用这些灵草抵价可以吗?这些白茅根和艾草,在丹房也能换不少贡献点的。”
老修士扫了一眼那些灵草,成色还算可以,勉强点了点头:“行吧,东西你拿走。”
用几乎所有的存货换了一套旧石臼,方源的心在滴血,但也只能安慰自己,这是必要的投资。
接下来是符箓工具。符笔和符纸是最基础的消耗品,价格相对固定,便宜的符笔一支也要半块灵石,最劣质的黄符纸一沓(十张)也要十个灵谷。符墨则种类繁多,最便宜的是用低阶妖兽血混合一些矿物粉末调制的,一小瓶也要一块灵石左右,而且品质难以保证。
方源现在肯定买不起符墨和符笔。他决定先去传功阁,把绘制一品符箓的方法弄到手再说。
再次来到传功阁,这次他熟门熟路,用仅剩的两块灵石中的一块,兑换了一枚名为《一品符箓绘制入门》的玉简。
玉简中包含了三种最基础的一品符箓绘制方法:“聚灵符”(能缓慢聚集周围灵气)、“利刃符”(能短暂加持武器锋利度)和“清洁符”(一种清洁自身或物品的小法术符箓)。同时,还附带了最基础的符墨调制方法——用一阶下品妖兽“铁皮猪”的血液,混合研磨后的“石胆粉”即可。
方源将玉简内容牢记于心,退出了传功阁。
现在,他只剩下一块下品灵石,一套旧石臼,以及刚得到的知识。
回到木屋,方源没有急着去弄符箓材料,而是先将注意力放在了炼制药散上。
他取出换来的石臼和药杵,又拿出几株晾干的白茅根和艾草。按照《灵植初步详解》附带的“一品止血散”配方,需要将这两种灵草以三比一的比例,捣碎成最细腻的粉末,然后混合均匀即可。
听起来简单,做起来却难。
第一次尝试,他用力过猛,石臼里的草药粉末飞溅得到处都是,浪费了不少。
第二次,他小心控制力道,但研磨得不够细腻,药粉颗粒粗大,效果必然大打折扣。
第三次,他全神贯注,用法力微弱地引导着药杵,一点点地研磨。伪灵根对法力的操控本就粗糙,他必须付出比常人多数倍的精力。
嗤嗤…石杵与石臼摩擦,发出细微的声响。方源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,神情专注到了极点。
半个时辰后,当他终于将最后一株艾草也研磨成近乎粉尘状时,长长地舒了一口气,只觉得一阵精神疲惫。
他小心翼翼地将两种药粉按照比例混合,用一根干净的小木棍搅拌均匀。看着石臼底部那浅浅一层、颜色灰白中带着点点绿意的粉末,方源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成就感。
虽然这只是最低级的一品止血散,品质也只能算下等,甚至可能因为手法粗糙而效果不佳,但这毕竟是他亲手炼制出来的第一份“丹药”!
他找来一个干净的小竹筒,将这些珍贵的药散小心地装了进去,大概只够用两三次的量。
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经验,方源信心增加了不少。他决定趁热打铁,继续尝试。
然而,炼药的枯燥和对精神力的消耗远超他的想象。连续炼制了三份之后,他便感觉头晕眼花,法力也消耗了大半。而且,成功率并不高,五次尝试,只有两次勉强成功,还浪费了不少灵草。
方源停了下来,没有再继续。他明白,欲速则不达。炼药不仅需要熟练度,更需要对火候、力道、以及药材配比的精准把握,这些都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,急不来。更关键的是,他现在的修为太低,法力微薄,精神力也不足,难以支撑长时间、高精度的操作。
看来,提升修为,依旧是根本。
稍作休息后,方源将目光投向了脑海中的《一品符箓绘制入门》。
相比炼药,绘制符箓对神识的要求更高。需要引动法力,通过符笔,将特定的符文结构一气呵成地绘制在符纸上,期间不能有丝毫停顿和差错,否则符箓就会失效,甚至符纸自燃。
他现在连符笔、符纸、符墨都没有。
符墨可以尝试自己调制,铁皮猪是后山外围常见的一阶下品妖兽,虽然他现在对付不了,但总有机会获得其血液。石胆粉是一种常见的矿物,在坊市或许能用少量灵谷换到。
符纸,最低劣的黄符纸也要灵谷购买,是一笔不小的开销。
最麻烦的是符笔,最便宜的也要半块灵石。他现在只剩下一块灵石,还要留作修炼之用。
难道要再去后山冒险,猎杀铁皮猪?风险太大了。或者,再去坊市碰碰运气?看看有没有更便宜的符笔或者二手的?
方源皱着眉头,仔细盘算着。每一分资源都要用在刀刃上。符箓威力虽大,但初期投入和练习成本也高。相比之下,炼制药散虽然效果单一,但门槛似乎更低一些。
是先专注于炼药,等积累更多资源再去碰符箓?还是想办法尽快凑齐符箓工具,两手一起抓?方源一时陷入了两难。或许,他需要一个契机,或者一种更便宜的获取符箓材料的方法。